发布时间:2016-08-08 07:44:11
点击:次
来源:
作者:
“30多年哪,尽管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人员调动一个又一个,但扶持村办益民精神病医院的初心始终没有变,力度没有减!”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公园村党组织书记徐鼎文动情地说。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在医疗战线工作10多年的村医生看到家乡精神病患者给不少家庭和亲人带来不幸,遂萌发改行创业的念头。原村党支部、村委会得知后,对其构想十分赞同与认可,从帮政府排忧、为患者解难的高度出发,及时伸出援手,并作为三产全力给予支持,兴办这一公益事业。没有场地,想方设法划拨调整,腾出10多间房屋并粉刷装修一新;没有设备,村干部主动帮其出主意、筹资金、跑市场、添仪器;没有专业人才,又是两委一班人出马帮助招聘、引进、送培,多管齐下,终于在1982年春创办起了泰州市姜堰区益民精神病医院。整个创建过程,公园村没有向政府伸手要一分钱,全凭自力更生、自我解决。难怪当省民政厅领导前来视察时曾感叹:如此村办医院,这在省市未闻、全国少有。
随着村办益民精神病医院的声誉鹊起,就连上海、南京等地患者都慕名前来看病,平时常住院患者100人左右,年收治一万多人次。门诊量增加了,医疗规模显小了。对此,公园村一班人经研究决定,毅然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巨资,于2000年兴建了面积为4600平米的康复大楼,添置了数百万元的先进医疗设备,同时改造原有场地,办起了浴室、兵乓室、棋牌室,让精神病患者在这里治疗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在此基础上,村里还特别注重软件的提升。选送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参培、学习;定期邀请南京脑科医院、苏州广济医院、扬州五台山医院等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指导、门诊治疗;鼓励并奖励现有医务人员通过自学考试晋升晋级,目前该院所有医护人员均已获得职业资格从业证书,成为泰州地区靠自收自支站稳市场脚跟的一流的村办专业化医院。
每当一个个精神病患者从这里康复出院,村两委一班人连同村办医务人员都感到格外欣慰。
进入2000年后,为支持城市建设和二中、二附中教育事业发展,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公园村融入了主城区,其经济发展的资源资产被大量拆迁征用,带来三产流失,村集体收入也由十多年前的200多万锐减到现在的40多万。在这种情况下,公园村一班人仍然没有放弃对村办医院的扶持,他们响亮地提出,宁可减少办公经费,压缩其他开支,也要坚持办公益、做善事。基于这一理念,村里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挤出钱来坚持上调医护人员的工资标准,确保他们收入有保障,工作能安心,全院近3年没有发生一起员工“跳槽’现象。与此同时,用于支持该院事业发展的支出只增不减。据统计,该院创办至今34年,村里累计投入已达1060万元。 赵庆兰 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