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初冬姜堰饶,朝乘宝马返昔巢。
亲人欢聚倍觉暖,老友重逢兴致高。
宾馆窗明陈巨案,松烟宣纸北狼毫。
手捏彤管驭云霭,笔走龙蛇掀浪涛。
点撇相犄烽火旺,斜钩独钓普陀鲛。
隶如铁刃刻八礼,篆若鱼芒描九霄。
章法趋圆怀素造,飞白留雪蔡邕炮。
双眸感悟仓颉老,五指演习秦宋朝。
初就米芾行楷美,继成张旭狂草嚣。
颜筋柳骨雄浑健,赵韵欧风险峻削。
一帖兰亭一气秀,二幅赤壁二乔娇。
斗方鬼斧余音绕,扇面神工疏影遥。
通篇诗情融弱水,满笺禅意过槎桥。
煦春踏步任鸢远,明月轻歌循玉箫。
市长直夸六体妙,随员连赞三昧陶。
同乡拍照争相讨,几误膳期仍运操。
烟墨溪涸蛟送雨,白州刺史匮颜焦。
书文同脉源于道,破立求真弘仰韶。
艺术坎途无有尽,临池效禹治洪涝。
创作谈:
岁尾冬初,书法家纪公增军先生返姜堰老家,应邀现场泼墨挥毫,观摩者络绎,虽午餐被误,但纪老仍不怠求索之众,直至白州刺史(纸)告罄。
纪老为清学者纪晓岚之九世孙,烟墨溪为其曾祖洗墨处。纪老书法熔诸家之长于一炉,尤擅钟繇、欧阳询,其遵循书文同源理论,用心结字、凝意构幅,近观呼应灵动,细品悦目增悟。
“中华文化渊源远,四海传人岂敢忘”,纪老的诗句表达了愿传书艺励后昆的赤子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