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2 12:00:49
点击:次
来源:
作者:缪锦国
恐怕还没有一部作品有史以来在县城姜堰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缪荣株先生创作的、发表在全国大型期刊《今古传奇》上的长篇小说《银行风云》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众多知名作家、诗人、学者的相约研究、探讨。
7月11日上午,研讨活动由姜堰区水云搂文学协会主办,主持人省作协会员、水云楼文学协会副主席唐怀林首先致开场白。
《银行风云》是一部题材新颖、别开生面的长篇小说,艺术地反映生活真实,内涵耐得品味而深藏奥秘。作品通过江边县人民银行行长郑刚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力图反映的是新旧两种经济体制碰撞摩擦的那个年代,将艺术的鲜活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有机揉合在一起。
南京著名学者、教授蔡肇基一针见血地指出:《银行风云》展露了郑刚立党为公和傅六八、邱木中、王古泽以权谋私的人事上的系列矛盾;同时,也展露了垂直(条条)和地方(块块)的体制上的系列矛盾。作者在《银行风云》小说中,歌颂了以主人翁郑刚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缪荣株先生在港口镇担任党委书记期间,由于超负荷工作,常常夜不能眠,周而复始,长此以往,他感到半个头痛,右眼球渐渐地突出,经检查诊断得了内分泌失调即甲亢的毛病。后来县委领导照顾他身体调到人民银行后,还是老习惯不改,右眼生病,只顾工作延误了治疗时间,最终失去了一只宝贵的眼睛。缪书记调离港口以后,在港口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港口人民称他是难得的好干部,把他与三年困难时期的好书记楊智相提并论。
主人公郑刚实际上就是作者的真实写照,缪荣株先生最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泰州市劳模丶市关工委秘书长姚东社以“抗争精神的讴歌 艺术真实的杰作”为题,认为《银行风云》处处闪耀着人生的光辉。可以说是一部善良者的檄文,正义者的斗争史,难能可贵的金融力作。其主题具有鲜明的人生导向性,其故事具有可贵的艺术真实性,其特质具有非凡的艺术审美性。《银行风云》是一部充满抗争精神和艺术真实的精品杰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姜堰区作协主席曹学林说:缪荣株先生《银行风云》这部长篇小说有这样五个“好”:
一是题材好。小说所写的是金融题材,金融题材本来涉猎的人就少,而且也很难写,更何况是县市级基层人民银行,就更少有人写、也更难写了。但作者却挖掘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精心构思,把这个关于基层人民银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围绕人事变动而产生的权力斗争、围绕新旧体制改革所生发的矛盾,写得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毋庸讳言,本书中有很多作者的经历、感受,但它却超越了个人的一己悲欢,而上升为了忧党忧国情怀。
二是形式好。作者创新了章回体小说那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固定过渡格式,采用现代小说的笔法,把前后上下缝合得天衣无缝,自然流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摇曳多姿,抓人眼球,引人入胜。
三是人物塑造好。作者重点塑造的是郑刚、傅六八这两个人物。但他们又不是好人就完美无缺、坏人就一无是处,而是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复杂性、多面性,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
四是语言好。作者运用了许多方言、顺口溜、俚语、俗语,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
五是细节描写好。
著名作家周桐淦,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任王正宇、《泰州晚报》总编翟明等先后发了言。谢志宏、邹迎曦、黄跃华、高泰东、缪锦国、李晋、徐杰东、新苏北网总编陆碧波,大丰施耐庵纪念馆馆长窦应元,《速读》杂志社上海射阳联络站站长花林春参加了研讨会。海陵区华港镇下溪村党总支书记蒯月萍给缪荣株发了荣誉村民证书。
大家普遍认为:缪荣株先生的作品做到了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希望缪老今后谱写出更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文艺新篇章!
缪荣株先生激动地表示:感谢大家对自己作品的肯定与评价。
为祝贺《银行风云》研讨会召开,学者、名人王庆农、陆明、黄显宇、毛恒锅、徐绕松、毛国权、杨红珍等有的吟诗、有的以书法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