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信箱:

首页 » 江苏视窗 » 走访联系群众要怀有“七颗心”

走访联系群众要怀有“七颗心”

发布时间:2017-01-22 16:34:48 点击: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姜堰区俞垛镇广大党员干部拿出当年变上访为下访的传统,纷纷下村组走访农户家庭,用实际行动改进作风,帮助群众解难释疑,增强了群众的信任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一个多月的大走访,个人的体会是,走访联系群众要用心用情,要从以下“七颗心”做起。

  征求意见要诚心。薛陈村农户说:干部来访,要把群众的话当成领导的话一样重视、一样对待。镇村干部当即表示,上门就是要听真话、察实情,不能摆架子、耍官腔、走过场,大家真心诚意地听,聚精会神地记。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能改的立即改,能做的马上做到位。

  听取建议要虚心。姜茅村农户说,机关党员干部平时要少坐办公室,多到村头、田头和群众家里头走走。大家认为,这一建议非常中肯,走访调研一定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把群众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信号、动力,这样才能消除官气傲气,增强对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听群众讲话要耐心。在走访中,镇村干部始终以关注的目光,倾听对方心声,无一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更无以工作忙为借口限定时间,阻碍妨碍他们发言讲话。同时注意说话的口气和方式方法。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也说明情况,将来创造条件解决。

  走访察看要细心。走访过程中,不仅认真听、仔细记,掌握群众的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而且注意观察村民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情况,没有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群众尽力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为群众办事要热心。群众找党员干部帮助办事,这是一种信任。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把群众的事当成亲朋好友的事和自家的事来办,乐于接受、全程代理、无偿服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难怪农户赞叹:鱼水关系又回来了!

  对困难群众要关心。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我们以关注弱势群体、帮扶困难群众为己任,想方设法帮扶困难群众,在三公经费上做“减法”,厉行节约、简便出行、控减接待;在帮扶群众上做“加法”,多记《民情日记》、《走访日记》、《帮扶台账》,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于惠民工程。

  长期坚持有恒心。我们坚持每月联系企业,每周走访群众,持之以恒地开展走访活动。在“三农”一线工作的同志蹲在村组没有一个怕麻烦、图省事,或者靠电话、手机联系了解情况,更不纸上谈兵、弄虚作假。大家把农民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已成为自觉行动。

                                                                                          章惠明(作者为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党委书记)

上一篇:姜堰区罗塘街道用心走访 走出真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