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信箱:

首页 » 三泰教育 » 泰州市姜堰区美术学校:特色教育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泰州市姜堰区美术学校:特色教育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9-11 07:01:26 点击: 来源:
作者:


这是一所蓬勃着朝气与活力的民办中学,

更是一所承载着责任与使命的才艺殿堂。

才华与智慧在这里滋育,

希望与梦想在这里放飞。

特色教育是她的名片,

成人成材是她的内涵。

这里就是泰州市姜堰区美术学校——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美术特色高中,被誉为艺术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20年间,秉持着“让原本上不了大学的孩子考上大学,甚至是好大学”这一朴素理念,校长丁洪湖带领姜堰美校人闯出了一条适合学生成长、适合学校发展、适合社会需求的美术教育之路,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口碑。如今,该校建有姜堰、泰州两所校区,校园面积达10万平方米,拥有在校生3300多名;20年间,近5000名中考失利的学子在这里圆了大学梦;学校连续19年高考本科达线率在80%以上。

2018年11月16日,姜堰美校迎来了建校20周年。

作为一所以美术教育为办学特色的民办高中,姜堰美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乡村走向城市,走过了一段崎岖而艰难的跋涉过程。那情景、那滋味,至今历历在目,令人五味杂陈!

20年前,美术学校创办初期可谓举步维艰。1998年,作为一所农村完中的姜堰洪林中学,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学校高中部被撤并。出路在哪里?丁洪湖开始关注高校的“教育市场”,经反复调研论证,决定另辟蹊径,走特色办学的路子,用艺术教育帮助学生叩开大学之门。毕竟在美术专业功底上,大多数学生,即使是那些学习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学生,大家的起点几乎是一样的,谁更努力,谁就能成功。

于是,他找到学校校长,把自己的构思与设想一口气和盘托出。校长既吃惊又忐忑——毕竟,在当时,尤其是农村学校,大家都按部就班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对美术教育知之甚少,前途到底怎样,谁也没有数。

“我有信心,我可以立下军令状!”丁洪湖选择停薪留职,同时放弃到教育局工作的机会,分明是不给自己留后路,毅然走上一条自办学校、自主招生、自负盈亏的新路。

创办之初,生源不足、条件差、社会不认可、家长不信任,招生工作困难重重。丁校长迎难而上,带领5名志同道合的同事,骑着单车、揣着干粮,足迹遍布全区各镇(街)和周边县市。他耐心宣讲招生政策,细致讲解美术高考的优势,才勉强招来二三十个中考落榜生。

苦心人,天不负。连续3年的埋头苦干,迎来2001年的初战告捷。姜堰美校首届高三毕业生26人参加高考,21人本科达线,喜讯传来,校长松了口气,学生和家长更是喜出望外。

也就从这一年起,姜堰美校开始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逐步迈上发展快车道。当年秋季,学校计划招生100人,结果提前完成,许多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的学生也慕名而来。

面对首届高考的喜人成绩,姜堰美校人并没有沉醉其中,而是探索更高层次的内涵发展之路:发展特色教育,将学校做大做强。

学生由于中考失利,与普高擦肩而过,是否就意味着失去学习、进入高等院校的深造和成才机会?丁洪湖深思:如何用“合适”的思想为老百姓办“适合的教育”,在心中勾勒出美校从“小美术”到“大教育”、从“小而稳”到“大而强”的发展路线图。他以“瞄准大目标,走稳每一步”为理念,以学校特色为基本,以学生状态为基准,以教师素质为基础,提出了15字的课堂教学策略,即“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立方法”。关注每个学生、每个层次直至全体学生,让大家既有共同进步,更有差异发展。

为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成绩,学校制订了一套具有战略眼光的美术教学课程计划:高一课程以艺术熏陶为主,激发兴趣;高二课程以艺术基础为主,培养爱好;高三课程以艺术技能为主,突出专长。“零起步,慢中有变,稳步快进”的艺术教育方略,成为该校形成特色品牌的秘诀。

在美术专业教学上,学校首先强化师资力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同时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引进高层次专业老师来校讲学、开设讲座。目前,已形成近50人的专业教师团队。

姜堰美校真的太牛啦!竟把当年达不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培养进了国家“985”“211”大学!近三年高考,上百名学生考取东南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大、中国美院等重点大学。校长丁洪湖幽默地说,美校就是要致力于把“次品”生打造成“优品”生,为本科院校输送大量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为国家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

如果说,最初学校选择美术是将其作为一块“敲门砖”,那么,在如今的姜堰美校人看来,美术已经为学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学校的艺术教育道路上也越走越宽广。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注重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熏陶与精神的洗礼,这也就是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育人吧。”学校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作品在各种竟赛、评选中获奖,而这些竞赛和评选活动,学校一般都会安排师生同台竞技,看到自己的作品超过老师,学生特别来劲。学校的校徽就是由学生设计的,学生们天天都可以看到,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子们拿起画笔能画、抓起话筒能唱、听到音乐能跳、看到文字能朗诵,印证了‘我行’‘我能行’到‘我定能行’,提升学生素养的要义。”

作为一校之长,丁洪湖十分关心教师成长,他说:“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这是姜堰美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内生动力。”

为此,学校挤出有限的资金组织青年教师分批前往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院校进修深造,邀请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及国内知名学院专家来校讲学,为青年教师评课。新教师入职,都会收到校长室下发的《姜堰区美术学校教师自律条例》,内有27项自律要求。学校设立了“校龄奖”,用于鼓励青年教师立足岗位为学校发展建功立业。平时,学校对教师的关爱可谓点滴入微,新教师前来报到,学校发给1000元生活补助费,用于购置生活日用品,食宿一应包揽;“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送上慰问品;每逢教师婚礼或重大喜庆活动,学校送上慰问金祝贺;教师子女录取本科或研究生,学校颁发专项奖金;每年假期,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春节前夕,向教师家人寄出慰问信,送上慰问金;外籍教师,按月发放交通补贴。

正因如此,姜堰美校教师人人爱岗敬业,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全身心投入教学,无人跳槽、经商、搞有偿家教。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优秀的教师团队正在铸就。难怪当美校20岁生日时,一个个上台接受“情系美校”奖、“心系美校”奖、美校“创业奖”,那么开心!真正做到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今天交我一位学子,明日还你一个栋梁。”这,成为如今姜堰美校的真实写照。

高三(2)班的黄月新,父母亲都是普通职工,因一分之差中考失利,经人介绍,毅然选择姜堰美校,他从点线面最基础开始学起,很快进入全班前20名,以其出色表现被选为一班之长,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对此,他感到非常自豪。看到儿子的成长,其母亲戴永碧说:“把儿子送到美校(来学习),我是一万个放心!”

高三(5)班黄涛,2017年因中考失利,心情沮丧,慕名报考美校,起初由于没有美术基础,理解力不及他人,后经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不断进取,成绩后来居上,进入全班前10名,被评为“三好生”。他对明年参加高考,信心满满。

“在美校,不让一个差生掉队,绝不是一句空话!” 2017年7月,考上西安交通大学的2013级学生张杰和同学们相约回到母校,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做梦也没想到,儿子竟然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张杰的母亲陈春梅感慨良多。

这些年,回校的既有还在高校就读的学子,也有已然踏入社会的校友。他们有的已经开设过独立画展,有的开办起美术培训学校,有的进入高校任教,有的自己创办了公司。

该校毕业生徐霞2004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工作,现成为江苏楼事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董事;2006届毕业生丁浩杰考入东南大学,后在西安读研,如今就职于央企;2012届黄宇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为上海映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导演,还应邀参加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宣传片的拍摄制作……这些优秀学子,分布于各行各业,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花香蝶自来!一个个“短板”生变成了艺术“长板”的高材生,社会呼唤美校“扩容”,让更多的“短板”生搭上优等教育的快车。2016年,为方便海陵、高港、医药高新区等地的学生就近入学,姜堰美校将“美”的触角伸进泰州城,成功开办泰州校区。

“办好一所特色学校,造福一方百姓;培养一名特长学生,成就一个家庭。”丁洪湖坦言,“这种特色教育,是源于学校的内在力量,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生长积累、锤炼磨合出来的,更是与市、区教育局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的,也是全体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共同努力的结果。”(缪锦国 黄玉林/文 丁婷婷/摄 )

上一篇: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