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9 14:32:35
点击:次
来源:
作者:缪锦国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
一首“爱的奉献”声情并茂,优美动听。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福田社区党委书记万俊华格外钟情,每次聆听或者哼唱,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怀萦绕心间,久久难忘。
多年来,她把弱势群体的冷暖生计放在心头,用她的爱心、耐心、细心与决心,构筑起了福田社区那一方美丽的花园。难怪群众都夸她:居民最满意的“暖心服务员”。
“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几年前,万俊华眼含热泪,拉着社区小雯欣的手,问寒问暖。那一幕至今温暖着小雯欣年少的心。
社区孤儿小雯欣,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窘迫。现实无情人有情,小雯欣的家庭情况引起万俊华的关注。
这以后就成了她时时牵挂的一桩心事。为了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她生活无忧,万俊华动了不少脑筋。
春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到了,万俊华少不了报上小雯欣的名字,介绍这一家的现状,得到了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自然平添了一份困难家庭节日慰问金,发放到手,万俊华比谁都开心。平时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他捐50、你赠100,聚少成多上门慰问,形成长期性帮扶,社区巾帼志愿者以“一帮一”活动,切实提供帮助。“妇女儿童之家”深化服务,组织心理咨询志愿者不定期上门走访,与小雯欣聊天,为她带去学习用品、水果等,并亲切询问她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她鼓励和支持。党员志愿者队伍,多方位实施对小雯欣家庭的帮扶,从而有重点地形成了与街道、居干、企业老板等爱心人士组成的结对帮扶机制,为她坚定战胜困难树立生活的信心,托起了未来的希望。
小雯欣在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中写道:
在福田社区,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关爱与帮助。我要学习这份爱,珍惜这份爱,传递这份爱,好好学习,茁壮成长。
“关爱弱势无小事”,这是万俊华常说的一句话。
1995年出生的失业党员卞雪婷,因患肝痘状核性变(重金属铜代谢障碍)吞噬了她未来的梦想,导致肢体语言残疾(三级)打破了她未来的幢憬。再加上多次找工作碰壁,她心情抑郁,闷在家里。万俊华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了她的情况,既同情又心疼,于是鼓励她开导她:生活不会总如意,人生不会都称心。面对现实,选择坚持,从容生活,这就是人生。
交谈中知道她会打兵乓球,于是下班后的社区乒乓球室里,总会看见万俊华陪着小卞挥舞着球拍,挥洒着汗水。闲暇之余,万俊华多次上门与小卞谈心,引导其自强自立,逐渐开朗的小卞不久在家开起了网店。万俊华还千方百计为她寻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走出困境后的小卞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万俊华的带动下,她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自己身残志不残的行动影响并带动党员群众投入社区建设。其事迹先后被多家新媒体报道。
还有这样一户特殊单亲家庭,母亲张某独自抚养孩子,张某去年被查出身患癌症。万俊华在一次小区走访中发现,巨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生活非常艰辛,而张某碍于脸面不好意思向社区求助。了解情况后,万俊华立即督促社区工作人员为张某办理了重病单人保,并自己掏钱为其购买了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鉴于其孩子还未成年,万俊华不仅请来心理辅导师专门上门心理疏导,而且找来家住附近的在职党员对孩子一对一帮扶。目前,这一单亲家庭情绪稳定,生活趋于正常。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平时,万俊华经常深入到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生活状况和就业情况,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失业职工和特困群众造册登记;组织党员和挂钩单位对特困家庭进行“爱心帮扶”;为就业困难妇女送信息、送服务、送培训、送岗位。
这一件件、一桩桩,社区群众无不看在眼里,爱在心里。这些年,万俊华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优秀小巷女总理”“泰州市十佳社区工作者”“泰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侨联工作先进个人”“百名优秀社工人才”等。
奋斗感言(万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