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信箱:

首页 » 姜堰头条 » 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姜堰发展的新引擎

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姜堰发展的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8-01-09 08:43:48 点击: 来源:
作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的战略支撑。科技部门作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我觉得更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

  创新要积极。

  近几年来,我区高新技术产业虽快速发展,但与周边先进市区以及常熟、海安等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不足、主导产业创新带动不明显、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等方面。带动企业创新,促进企业转型,需要有积极的态度,要做到三个“1”:针对企业关于科技政策、信息、项目申报等方面的电话咨询,由对口业务科室严格按照工作职责、标准及时作出解答。对咨询存有疑虑的,要在1小时内,明确解释,回复企业;区内企业急需要赴现场解决的,不论远近,确保1天内,及时与之对接,了解企业实情,提出方案切实可行,倾力协助企业解决难题;企业在人才、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协同创新等方面,需要与相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联系的,科技局立即安排业务科室开展对接交流,保证 1周内将信息反馈给企业,当好桥梁纽带。

  创新要务实。

  一是梳理政策,强化推送。梳理省科技创新“40条”、市“1+4”政策体系、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及新出台的人才新政《关于进一步强化人才集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意见》,强化推送,确保实现离岸孵化基地、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承担科技计划项目企业“五个全覆盖”。二搭建平台,助力创新。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政府和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行业龙头建设企业研究院、亿元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校企合作研发平台、规模企业自建研发机构”的思路,根据各镇区产业特色,发展情况,分层次推进研发平台建设;针对我区“2+2”的产业布局(即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大数据、大健康产业布局),突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助力园区提档升级,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强化服务,促进转型。打造机关服务品牌,提升科技队伍整体业务水平。进一步强化“主动、超前、廉洁、务实”的服务意识,秉承“创新服务,服务创新”的宗旨,坚持“点、线、面、体”系统发展,推动科技服务向高校、科研院所、园区、企业和农村延伸,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工作格局。

  创新要有力。

  我们在加强企业创新的同时,更要创新服务企业创新的方式,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更应该加快促进落实,不断寻找新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方法。一是创新服务的工作能力。提升科技队伍的业务能力、工作责任和工作方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各行各业、各类群体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对科技工作的要求,实现各类科技政策、服务能及时有效的落地。二是创新服务的工作效率。将涉及企业服务方面的工作进行细化,并将工作完结时间进行量化,既是对向广大企业做出的承诺,也是对创新服务工作的自我施压,形成良好的工作制度,践行机关效能建设的宗旨。三是创新服务的廉政意识。对照“三个零”(服务零收费,工作零投诉,违纪零发生)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廉政风险的防控,进一步梳理风险点,不断加强制度完善,打好制度的补丁,确保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王长林(作者系泰州市姜堰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长林)